top of page

Art of Mindfulness Foundation

(AMFF)

短暂的正念练习能帮助孩子更好的进行视频学习

  • Lillian Chang, AMFF
  • Oct 2
  • 3 min read

作者:Lillian Zhang


ree


如今,教学视频无处不在。从 平板电脑教程到课堂上的电子产品,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,都在用它们学习新技能。视频的力量很大——有时和老师的现场演示一样有效,甚至比图表或静态图片更有效。但对于小学生来说,尤其是三、四年级的孩子,视频学习也会带来一些挑战。


年幼学习者的挑战


与年长的学生或成年人不同,年幼的孩子(比如三、四年级)常常会遇到:

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 ——注意力更容易分散。

难以记住转瞬即逝的信息 ——因为视频内容不断变化,如果漏掉了数学题的某个步骤,就很难跟上。

处理全新知识的困难 ——由于缺乏足够的先前知识,复杂的新概念可能会让他们感到不知所措。


这并不是他们的错,而是因为大脑还在发育。科学家们称之为 认知负荷:也就是孩子在同一时间能处理多少“认知空间”。如果信息量太大,大脑就跟不上。


一个解决办法:视频前的正念练习


正念派上了用场。研究人员尝试了一件简单而有力的事:在播放教学视频之前,带三、四年级的孩子进行 五分钟的正念冥想(MFM)


冥想很简单:孩子们安静地坐着,专注于呼吸和身体,当注意力分散时再轻轻带回来。没有复杂的步骤,只是一个平静的开始。


结果是非常积极的,研究人员发现孩子们:

记忆更好——冥想过的孩子能记住更多视频内容。

学习投入更多——他们把更多精力放在理解知识上,而不是被分心。

初学者收获最大——三年级的孩子(先前知识较少)获益最多。正念似乎给了他们额外的专注力,帮助他们在自己的水平上学习。


冥想并没有让视频本身变简单,复杂度依然存在。但它确实帮助孩子以更专注、更平静的心态面对学习,尤其是那些本来学习就挺挣扎挺困难的孩子。


设计很重要:打造有效的视频

在这个研究项目中,正念练习只是拼图中的一块。视频本身的设计对孩子是否能学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关键要素,让视频更适合儿童学习。

保持简短: 与其长时间讲课,不如制作 5–10 分钟的“知识片段”(研究中测试了 20 分钟的形式,发现比这个时长更短往往更有效)。

多样化形式: 结合讲解、图像、演示和互动环节。

避免过载: 不要把太多步骤或复杂内容放在一个片段里。

支持学习者: 提供引导笔记、简图,或者可以反复观看的环节。

在这项研究中,视频由 Articulate Storyline 软件开发并在线发布。每个每周模块大约 20 分钟,内容包括:视频讲座、演示视频、知识片段、互动文字和简短活动、音频引导的正念练习。孩子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观看,并且可以暂停、倒退和重播。


构建支持体系

该项目不仅仅是“看视频”,而是一个完整的学习支持体系:

每日记录: 孩子们写下练习正念或学习时的体验。

个性化反馈: 第二周结束后,每个孩子都会得到一份个人学习计划。

每周报告: 从第三周开始,孩子们会收到可视化的学习报告,比较他们的进度与目标,并提供下一周的建议。

交流平台: 匿名讨论板让孩子(有时也包括家长)可以互相提问、分享经验和鼓励。

直接支持: 老师和研究人员通过短信、邮件或电话提供帮助。

这种设计让“看视频”变成了一次 互动且被支持的学习旅程


研究结果传递了一个充满希望的信息:只要几分钟的正念练习,就能帮助孩子——尤其是那些学习本来比较吃力的孩子——更好地准备好吸收视频里的信息。而当视频设计得用心,学习不仅更轻松,还能更有趣。


在这个屏幕主导教育的时代,这样的小步骤能带来大不同。想象一下,如果每节数学或科学课都从几分钟的安静呼吸开始,帮助孩子平静心绪,再进入新知识的世界,会有多大的改变。


教学视频已经是未来趋势,但把它们和正念以及好的设计结合起来,可能会为孩子们打开一个全新的学习方式——尤其是最年幼的学习者。

 
 
 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